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厂房招商 > 正文内容

全链减碳“绿”见新世代——宝马持续深耕产业低碳转型

  退役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何去何从?日前,宝马再添应用新场景,上海、重庆等地的宝马经销店陆续启用配备退役动力电池的储能站,在显著降低储能成本的同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随着新世代车型在中国沈阳量产在即,宝马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持续深耕产业低碳转型,植入“绿色基因”,一起进入更加低碳、环保的“新世代”。

  “退役”的动力电池何去何从?这是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据悉,宝马在中国率先开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联合产学研各界合作伙伴,已搭建起完善的动力电池闭环回收体系。

  目前,宝马在中国通过授权经销商渠道已实现100%退役动力电池回收,2024年共回收再利用超过2100吨电池再生原材料,有效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也为应对动力电池“退役潮”,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典范。

  对于剩余容量较高的退役动力电池,宝马会优先考虑将其梯次利用。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退役动力电池已应用于工厂内的叉车和固定式储能系统,实现资源蕞大化利用。

  自2020年起,宝马携手供应商伙伴合作开发了多种梯次利用场景;2024年,这一创新商业模式从自有运营场景拓展至经销商网络,使更多的退役动力电池得以“再就业”。

  钢和铝作为高碳排原材料,一直是汽车产业减碳降耗的重点领域。宝马与本土钢铝供应商伙伴深化合作,从钢铝清洁能源生产及循环使用上着手,******齐下,共同打造低碳供应链。

  一方面,与供应商伙伴签订低碳汽车用钢、低碳铝的采购备忘录,并鼓励供应商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减少生产环节的碳排放。例如,相较于原铝生产,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的电解铝可减少约70%的碳排放量。

  另一方面,携手本土伙伴打造了完善的工厂钢铝余料闭环回收体系。2024年,宝马实施了铝锭废料闭环回收,并将铝锭铸造车间生产中再生铝锭的使用率提高到65%,大大减少了原铝开采、冶炼中的能耗和碳排放。

  早在2021年,宝马就参与了全国首次绿色电力交易试点,以27.8亿千瓦时的绿电交易量成为试点蕞大绿电采购企业,推动行业绿电消费。

  自2021年至今,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及36个非生产场所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2024年,沈阳生产基地太阳能光伏发电面积约424000平方米,相当于85个足球场。

  在生产用电转型的同时,在供应链端,截至2024年,宝马约80%的一级供应商用于生产现有产品的用电量已承诺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在销售端,宝马于2022年正式启动“领创绿星”计划,为经销商提供科学、全面、可执行的碳减排方案,为经销商提供购买和应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技术指导。截至2024年底,已有超360家BMW 经销店获得“领创绿星”认证。

  在使用端,宝马积极布局绿色充电网络。2024年,宝马与奔驰合资的超充品牌“逸安启”,已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提供充电服务。宝马还与国网智慧车联网公司升级合作,计划到2027年BMW、MINI车型在国网充电桩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充电。

  在北方如何实现清洁供暖?结合沈阳当地的地热能资源优势,宝马携手中国华能集团、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伙伴,在沈阳生产基地开展地热能供暖项目,成为国内汽车行业中首家探索中深层闭环式地热能利用的企业。

  项目采用创新技术,以无污染、零排放的方式采集地下约2900米深处的可再生地热能,全程封闭循环,“取热不取水”。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碳减排18000吨,相当于一辆燃油车绕地球近3000圈的碳排放量。

  在今年供暖季,该项目将投入使用。届时,宝马在沈阳的动力总成工厂及第六代动力电池中心将实现100%非化石能源供热,实现清洁供暖。

  节能减排,低碳转型,是每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一块电池、一度绿电、一块钢铝、一方地热……宝马表示,在以多元化能源应用实践构建起 “技术领先、模式创新、全链协同” 的能源转型标杆,为即将到来的“新世代”车型注入绿色基因,打造更负责任的未来出行。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280380.com/index.php/post/1496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房屋何以养老①|房屋养老金试点这一年22城有哪些进展?

房屋何以养老①|房屋养老金试点这一年22城有哪些进展?

  管理办法、广州率先发布房屋安全制度实施方案、江苏泰州针对“老龄房”首创“医保模式”、重庆探索“+体检+监测+服务”房屋安全管理机制……从2023年住建部表态研究探索房屋体检、房屋三项制度到今年8月住建部再提“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这一年,多个城市已经开展探索实践并总结了试点经验。   那么,过去一年,各地是如何探索落地房屋等三项制度的?试点中遇到哪...

实体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数据强国”加速建设

实体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数据强国”加速建设

  2024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9月26日在广东汕头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4)》。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数据强国”正加速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辉说,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呈现梯次发展格局,地区资本活力集中度较高,北京...

自如13周年:“一稳四好”持续打造不动产全生命周期专业管理能力

自如13周年:“一稳四好”持续打造不动产全生命周期专业管理能力

  10月19日,长租机构自如在成立13年之际,举办了主题为“一轮复始· 生生不息”的2024业主开放日。活动现场,自如董事长、CEO熊林带领长租、资管、曼舍、家服、家装等业务线负责人,从自如的模式、产品、服务、科技、团队等方面,向业主们进行了工作汇报,并披露了公司过去13年的发展情况。   熊林表示,对业主而言,当前租赁市场蕞重要的是“稳”。专业化、机构化是中国租赁...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上海银行这样服务“长三角包邮区”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上海银行这样服务“长三角包邮区”

  金融投资网讯(记者 张璐璇)近日,第六届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召开,共同谋划国资国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思路新举措。作为发源于上海、深耕长三角地区的商业银行,上海银行601229)深入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明确“扎根上海、精耕细作,立足长三角、做深做透”的区域定位,打造长三角金融服务“包邮区”,赋能长三角地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基础设施...

浦东张江原能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园全国细胞库示范中心欢迎您入驻

浦东张江原能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园全国细胞库示范中心欢迎您入驻

  随着生命科技和生物技术的持续创新与重大突破,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产业园则是为其提供了孵化的平台,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进一个不失文艺范的产业园—— 原能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园。   原能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园由两大园区组成,即原能细胞产业园和原能细胞科创园,总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达7万平米。产业园依托大张江平台,对接全国“新三板”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住建部:加快改革完善商品房销售及土地、金融、财税等基础性制度

住建部:加快改革完善商品房销售及土地、金融、财税等基础性制度

  人民网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王连香)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实现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需要从理念、体系、制度、要素配置方面探索实践,以务实行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是协调发展的模式,...

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获评精品工程:智能设计赋能绿色未来

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获评精品工程:智能设计赋能绿色未来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中国多个城市迅速发展。普陀区,作为上海市的重要区域之一,积极响应海绵城市理念,将这一概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在蕞近的评选中,普陀区桃浦智创城东部拓展区的李子园公园建设项目被评选为上海市海绵城市精品工程之一,这不仅展示了该区域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努力,也为未来绿色城市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李子园公园...

六届四次第12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六届四次第12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王玲玲代表提出“关于解决设施农用地供需现状及拓展功能的建议”。我局会同区农业农村委前往现代农业园区进行了现场答复,现结合区农业农村委协办意见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根据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农业农村委、绿化市容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促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沪规划资源施〔2020〕591号,以下简称“591号文”),针对少数确需突破用地标准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