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支持期货从业人员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在四个地区举办市场培育政策专场培训
为了增强期货市场对产业的服务能力,并促进会员单位从业人员深入理解交易所的产业服务政策举措,近期大商所在深圳、上海、北京和重庆四地举办了“DCE·产业行——期货从业人员培训(市场培育政策专场)系列活动”。
培训中,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就2025年市场工作的总体思路进行了介绍,并围绕2025年“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中龙头企业“一对一”服务、产融基地建设、实践专项、会员活动、“百校万才”工程项目以及“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了解读,为联合会员单位更好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地实施奠定了基础。
期货日报记者从培训中了解到,从整体架构来看,大商所2025年市场服务工作聚焦“三农”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和非农的“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两个方面。
“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立足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以发挥期货功能、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标准服务、推动长效发展为目标,分为生物育种专项、“银期保”种收专项、饲料养殖专项3个部分。所有项目均要求以大商所豆一、豆二、玉米、豆粕、生猪、鸡蛋等对应品种的期货价格为基准,依托大商所进行风险分散,并鼓励使用场内期权进行风险管理。具体来看,生物育种专项项目将采取基于期货价格的种植收入保险模式,服务对象为参与2025年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广工作”的大豆种植主体。“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将采取“银期保”种收模式,服务对象为能够进行大豆或玉米统一种植和田间管理、统一收割和销售的规模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饲料养殖专项项目将采取包含对应期货价格风险管理的模式,服务对象为直接从事生猪、蛋鸡养殖生产的普通养殖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开展区域上,生物育种专项项目仅限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银期保”种收专项和饲料养殖专项项目则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方面,今年大商所结合工作实际和企业、会员诉求,进一步调整和扩大了“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的工作内涵,覆盖龙头企业“一对一”、产融基地、实践专项、会员活动、“百校万才”工程、区域活动、投资者教育、专项培训及全国性行业协会会议等多项工作。其中,龙头企业“一对一”是面向尚未参与大连期货市场或参与不够成熟的龙头企业开展的定制化服务活动。
2025年,大商所继续与期货公司或产融基地合作,支持其结合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风险管理需求,围绕大商所期货和衍生品业务,深入龙头企业进行“一对一”定制化培训或组织开展产业调研活动,并通过公开征集龙头企业、引入更多产融基地参与、延长培训周期、提供滚动资金支持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运行模式,提升项目服务效果。
产融基地方面,目前大商所产融基地已达155家。今年,大商所将坚持“滚动发展”与“有进有出”相结合,推动产融基地的常态化招募和积分制管理;坚持“重点倾斜”与“普遍支持”相结合,基于积分为产融基地开展市场活动提供差异化的资金支持;坚持“依靠会员”与“协同发力”相结合,推动会员单位成为产融基地工作的重要参与力量。在此原则下,做好新基地“常态化”招募、存量基地“积分制”管理、支持产融基地举办培训活动和“N×(2+1)”牵手工程项目四方面的具体工作。
针对会员单位,今年大商所会员活动仍将产业客户作为服务重点,并单独设置了机构专项额度、投资者专项额度和境外专项额度,支持会员单位分别面向产业企业、机构客户和个人投资者开展符合要求的市场培育活动。同时,鼓励会员单位积极与地方证监局合作,开展高质量的机构专项活动和投资者活动,并延续实行备案制管理模式,提升会员单位开展活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针对人才培育,今年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专项项目将继续与期货公司、期货学院分院(地方证券期货业协会)开展合作,支持符合要求的高等院校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教学、研究、师资建设及学子交流四类项目,并重点对教学项目的申报条件、模块内容、支持资金等进行了优化调整。
在实践专项工作上,今年大商所将以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相结合,继续设置“龙头企业项目”“中小微企业项目”两个板块,实现聚焦龙头企业的“清单式”开发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统计式”培育。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推动实践专项与“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其他工作之间建立钩稽联系,提升市场服务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工作质效。以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引导产业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实际灵活选择期货衍生工具和模式。
培训蕞后的提问环节,大商所还分别为参与培训的会员单位代表解答了各类项目在申报要求、业务流程、支持方式等方面的具体疑问,为各片区会员单位开展各项市场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