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月经济数据有何亮点?下一步如何继续扩大内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杨雨莱 施诗 广州、北京报道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11月国民经济延续回升态势。那么,11月的经济数据有哪些亮点呢?我们来连线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
何海峰: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中,有三个显著的亮点值得关注。
首先,在投资领域,作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消费作为中长期变量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投资作为头部个亮点,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尤其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若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增速较高。
民间投资虽然同比下降了0.4%,但扣除房地产投资后,增速为6.2%。民间投资在中国总投资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其灵活性和发展空间都很大。在投资中,蕞引人注目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它们的增速分别达到了8.2%和10.2%,实际上在上半年这两个领域的投资增长都超过了10%。特别是在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服务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增长接近30%和超过10%。
第二个亮点是工业领域。尽管服务业的占比较高,但工业作为基础,其产业链更为长久,且工业增长正在加速恢复。与之前提到的内容相契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较快。
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有所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了7.6%,比上月加快了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7.8%,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了2.4个百分点,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亮点。从具体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芯片)的增长分别超过50%、30%和接近10%。
第三个亮点在消费领域,特别是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相关商品销售表现良好。
总体来看,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0%。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汽车类销售分别实现了超过20%和超过10%的高速增长。在消费数据中,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4%,实物商品同比增长6.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接近27%。
有关11月经济数据的分析,我们再来听听招商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湛的观点。
李湛:11月份的房地产数据显示出市场阶段性企稳的迹象。
首先,11月与上月相比,70个城市中房价上涨的城市增加了10个,特别是二手房价格上涨,北京位居前列;新房价格上涨,上海领先,杭州的表现也不错。在成交量方面,近期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也有所体现,例如深圳上周二手房成交量达到近200周以来的蕞高水平,总计成交约2300套;上海在11月的前三周二手房成交量突破了2万套,这些都释放出房地产市场企稳的信号。根据经济规律,房地产市场的企稳通常是从一线城市开始,然后扩展到强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
我们期待在贷款、税收政策以及明年房地产政策的持续推进下,这种企稳趋势有可能从一线城市蔓延至二线城市,形成一个普遍的阶段性企稳信号。
从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不是能够顺利实现?我们继续听听李湛的解读。
四季度GDP有望助力全年经济目标
李湛:根据前11个月中国的经济数据,特别是9月、10月之后,四季度以来,经济方面包括消费和房地产都显示出明显的企稳回升趋势,对外出口也未见明显下降。因此,预计四季度GDP的表现将明显好于第二和第三季度。据此推测,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在5.2%至5.3%之间,有望帮助中国实现全年约5%的GDP增长目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在发布会上指出,股票市场成交活跃,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同比均增长1.1倍左右。股市活跃主要受哪些因素推动?投资者能否继续配置A股?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为我们带来他的观点。
杨德龙:从9月24日政策转向之后,市场即出现一波放量暴涨行情,并且成交量在近期也维持在1.5万亿之上,成交量放大说明投资者交投意愿比较活跃,市场的赚钱效应较强,也是市场走牛的一个重要体现。
股市成交量首先与市场行情有关,在牛市之时,投资者愿意更多进行交易,所以成交量放大幅度多。
另外,政策利好不断出台,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将会推动市场走势活跃。
第三,在外资流入以及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双重推动之下,投资者将股票投资以及基金投资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式,也会成为市场成交量活跃的重要因素。
杨德龙:当前,A股市场整体上还处于历史低位,估值上具有较大的投资吸引力。较多优质股票当前的价格与高点相比,只有高点价格的30%—40%,因此还是具备比较大的配置价值,建议投资者可以逢低布局一些被错杀的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来抓住机会。展望2025年,在政策利好推动之下,经济数据有望出现改善,从而带来较强的赚钱效应。当下也是布局 A股市场的一个好时机,建议投资者可以积极地抓住机会。
从国际市场来看,现在欧美股市均处于历史高位,美股三大股指估值都创了历史新高,甚至出现一定的估值泡沫。相对而言,A股、港股处于估值洼地,全球资本在2025年有可能会从高估值的欧美市场流出,进入到 A股和港股来进行布局,这也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因此建议大家在当下可以更多关注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
付凌晖还表示,总的看,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作用下,11月份,国民经济稳步回升,稳的基础在巩固,进的力量在增强,积极因素继续增多。但是也要看到,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下一阶段,应该如何有效扩大内需,以应对外部可能的冲击?我们再来连线何海峰。
何海峰:内需扩大主要依靠两个方面:投资和消费。扣除房地产投资,投资整体表现良好。但要进一步发力,除了财政政策的支持和央企国资的引领外,还需为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行业准入机会和融资支持,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出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和月度监测等措施。
更为关键的是,国内消费的提振。消费是国内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平均来看,消费对GDP的贡献和拉动作用约为60%,在高峰时期甚至达到80%。居民消费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存量,其中70%为房地产,房地产的止跌、企稳和回升将极大改善消费状况。二是居民收入预期,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密切相关,这些政策将带来稳定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家庭财富的积累,消费这一关键因素有望得到改善。
围绕扩内需这一问题,李湛又有哪些建议?我们一起来听听。
李湛:关于扩大内需,中国今年取得了一些成效,尤其是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方面,特别是对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的以旧换新政策,使得近两个月相关行业的消费增长明显提速。
因此,明年“两新”政策,尤其是以旧换新政策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力度也将加大,以继续推动家电和汽车消费的增长。同时,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以及发放消费券等措施,加之对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进一步改善,将提升居民的收入预期。
如果房地产市场稳定并见到成效,财富效应的增长也将促进消费,使得明年的消费比今年更加强劲。内需的扩大将有助于缓解部分外需压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稳定中国大部分人群,包括中产阶层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工作和收入预期,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从而进一步增强消费意愿。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张伟韬
《21世纪经济报道》官方账号:提供独家重磅财经资讯、深度报道。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